69中文网 > 南宋小良人 > 第二十八章 要不咱也弄个官当当?

第二十八章 要不咱也弄个官当当?

69中文网 www.zw69.com,最快更新南宋小良人 !

    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“不过是个从八品的承奉郎,无职无权的文散官,全靠着他爷爷荫补来的。”范成大站在人群里,撇着嘴不屑地说道,继而紧握着拳头,高高举起,激动地叫喊着,“姐夫,不用怕他,快快将他丢到湖里去!”

    “丢进水里去!”

    “扔到湖里喂王八!”

    围观看热闹的人群,也纷纷跟着起哄起来。

    孙山暗暗白了一眼这些起哄不嫌事大的围观者,从八品文散官那也是朝廷册封的官员好不好,他一个白身若是真的殴打了一个官员,那些官衙里的老爷们岂会轻饶了他。

    这苏州城里,上到平江府衙,下到吴县县衙,大大小小的政军衙门不下十几座,里面的官员他一个也得罪不起。

    别看他孙家在本地势力不小,可跟范氏这种世代为官的大家族比起来,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。

    倒不是他们孙家没有在朝为官者,而是本地的孙氏一族,历经八九百年,早就散作一团,平时除了年终祭祖之外,很少会有交集。

    孙山他们家这一支,还未出五服的族人里面,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州团练使,而且早就举家迁往江西去了。

    “孙姑爷,算了吧,别把事情闹得太僵。”正当孙山为难该如何找个台阶下的时候,一旁一直沉默的范二哥突然开口了,“你也不算外人,看在二哥的面子上,就饶他这一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小子,既然范二哥为你求情,姑父我就饶你这一回。”孙山借坡下驴,可又不想失了面子,指着范公举的脸,威胁道,“记住了,以后走路招子放亮点,别再乱招惹人。”

    说完,孙山一把将范公举推了出去,搞得他踉跄数步才稳住身子。

    范公举回头狠狠地瞪了孙山一眼,哼也不哼一声,灰溜溜地逃了。

    孙山扫了眼还在水中挣扎的四个青衣仆役,过了好一会儿,这几个家伙经过一番挣扎,才慢慢爬上岸来,全都浑身乏力地趴在水边,累得直翻白眼。

    看到这四人没有性命之忧,孙山才放下心来,他可不愿平白无故地吃场人命官司。

    此间事了,孙山转头对范二哥道:“二哥,天已不早了,咱们出发吧。”

    范二哥点点头,上船准备去了。

    范成大跑到孙山身边,兴奋地道:“姐夫,刚才你可真厉害,竟敢一个打四个,佩服佩服。”

    孙山得意地微笑着,临了还不忘嘱咐道:“成大,记住此事绝对不能跟你姐姐提起,否则她又要为我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姐夫放心。”范成大拍着胸脯保证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乌篷船渐渐驶离了码头,朝着湖中划去。

    船上静悄悄的,只有船划过水流的声音,一时间没人说话,气氛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孙山坐在船头,赤着脚丫浸泡在湖水中,享受着脚上传来的一丝丝凉意。

    但他心里却还在想着刚刚那范公举的事儿,慢慢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那范公举不过二十出头,年纪不大便已荫补为从八品承奉郎,虽然只是个虚职文散官,却也足以让无数士子眼红无比,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孙山。

    在大宋朝,作为正途出身的科举进士,即便是一甲状元,被授予的官职最高也不过是个从八品,其余二甲、三甲进士,更是需要从九品的低级官位起步。

    这范公举何德何能,仅仅凭借出身高贵一条,就能与状元之流媲美?

    要说这宋代为官者,向来就属荫补官数量最多,科举进士只能居其次,至于进纳出身者人数太少,可以忽略不计。

    自宋太祖起,朝廷便设置了规章,荫补官只能自从八品以下的文武散官起步,若想充任实职,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诠试和呈试。

    可是很多荫补官,却能够凭借父辈关系获得免试,即使参加考试者,考场舞弊现象也十分猖獗。

    他们通过自家关系网,以及各种作弊手段蒙蔽过关,极易获得出官机会。

    这些荫补官的大量出现,相当于变相抢夺了科举士子的为官名额,自然处处不招待见。

    这也导致朝中那些身居高位的科举出身官员,极为歧视荫补官,使得他们越往后,升迁愈发困难。

    凡是自认有才的读书士子,极少有人愿意靠着荫补出官,毕竟荫补官上升仕途有限,想要一朝身登高位,自然还是走科举正途才算王道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大量的荫补官员长年滞留于地方,由于升迁无望,给大宋的官场风气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。

    为文官者,往往只知贪腐享乐,纵使下属小吏横征暴敛、损公肥私、中饱私囊,以致当地民生愈发困顿。

    为武将者,由于缺乏带兵经验,一朝统兵打仗,往往败多胜少。平日里,他们只以刻薄军士为能事,严重者还会激起兵变;每逢战事,却又贪生怕死,踟蹰不前,以致贻误战机,甚至还会连累得其他将士为之丧命。

    纵观大宋一朝,能够有所作为的官员,往往还是以科举正途出身的居多。

    他们中很多人幼年家境贫寒,为官之后知晓百姓疾苦,在民政方面多有建树,如平反冤狱、兴修水利、开垦良田、捕盗捉寇等,为大宋的浑浊官场源源不断地注入着股股清流。

    由于这些科举正途出身官员的存在,也大大抵消了荫补官员对大宋时局造成的消极破坏。

    孙山一边眯着眼想着事情,一边暗自筹划着,自家是不是也搞个官来当一当。

    走荫补官一途?

    可惜孙家祖上不争气,他自然也没这个资格。

    倒是他那老丈人手中还握有一个荫补的名额,小舅子范成大一看就是立志要走科举正途的,他是否可以占用一下呢?

    不过很快,他又极其干脆地否掉了,老丈人对他早就观感极差,这荫补名额他想都不敢想。

    进纳为官?

    也被孙山直接否掉了,你没个三五十万贯就想捞个官做,想都别想。

    并且这进纳官华而不实,比荫补官还不如,在官场上到处受人鄙视,一辈子都很难晋升到八品以上。

    因为这进纳官儿,主要是给那些海外番商们准备的,朝廷随便赏他们一个官儿做,就是为了鼓励他们多多来朝贸易。

    他一个汉人,若是也走这条官路,不被人鄙视那才怪哩!手机用户请浏览m.69zw.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