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9中文网 www.zw69.com,盛唐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,收拢人才等等,交给他们去做,并不是什么难事。而郑海主要就负责江南到安东的来回海运。

    其实郑海的船队属于李飞还是属于琪清商会都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当然,三十艘海船对李飞而言数量还是少了点,毕竟现在只是开始,将来他还准备向倭国和新罗国倾销产品呢,每一条航线都应该要有一个船队。不过也不着急,安东不缺木料,后续如果搜罗到人才,甚至可以自己造船。

    在辽阳待了四天,曹小钟和萧若水以及郑海的船队便带着几万件瓷器回江南去了,倒是曹冲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曹冲思维还是比较固执的,实在不愿意跟着儿子曹小钟和儿媳萧若水做经商的事情,这些年便一直帮李飞办事,也算劳苦,李飞也很器重他。

    江南基本上没什么事情需要他处理了,这一次来安东,便准备长久留在李飞麾下做事,正好李飞还有空缺。曹冲也是当过上县县尉的,守备和整顿治安的能力不差。

    安东的发展还在继续,李飞不断建立新的产业。

    考虑到以后可能的战争,李飞后续建设的所有产业,尽可能的往辽阳城以南的辽东半岛靠拢。

    辽东半岛三面环海,北面又有辽阳城扼守,将来就算发生战争,只要辽阳城还在,安东产业便不会受到波及,仍可持续发展,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,便能转而成为安东强大的底气所在。

    在大唐,只要是女子,十个有九个都会做衣服和鞋子。不过这样就想形成有竞争的产业,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服装制品的效率主要在裁缝机上,缝制的速度一下子提高几十倍,上百倍。有裁缝机才有真正的服装产业。而裁缝机的原理在后世早就烂大街了,淘宝上甚至有几块钱的手持迷你家用裁缝机。

    当然,原理很简单,李飞自己都跟小朋友玩过,在后世轻而易举的便能做出来,可是在这大唐,可就是‘精密’的东西了,至少裁缝机需要的零件,大唐几乎都找不到,需要自己去做一整套,最后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将裁缝机做来,李飞一点底都没有。

    衣服鞋子这条行业急不来,等裁缝机能做出来了再说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产业,李飞主要集中在制盐上。安东都护府的辽东半岛三面环海,整个辽东所需的盐,和草原所需的盐,几乎都在安东的沿海‘煮’出来的。

    送曹小钟和萧若水离开安东的时候,李飞特意视察了一下安东沿海的煮盐产业。因为盐铁官营,所有沿海煮盐的百姓在都护府都有报备,算是朝廷的编制。

    煮盐是最原始也是效率最低的产盐方法,晒盐其实是很容易就想出来的方法,也就汉武帝开始,朝廷垄断了盐铁,因为朝廷的限制,利益的牵扯等等,才导致华夏制盐产业上千年都没有丝毫进步。

    也许不是没有人想出过晒盐的方法,只是掌权者的思想有时候转不过弯来,比如安东沿海,足足有几千人参与煮盐,在朝廷眼里这就为几千人提供的‘就业’的机会,几千人靠着煮盐生存,而如果换成晒盐的话,百来人的盐场就足够供给整个安东有余了,那么煮盐的几千人岂不是就没法生存了?他们会不会造反?

    正因为这样的思想,就算真有人把晒盐的理论上奏给朝廷,恐怕得到的也只会是不许。他们永远也不会想到,产业的升级,带来的效率。也不会知道什么叫做解放生产,让更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东西,从而解放更多的人力参与到其他行业当中,循环发展。

    李飞不知道晒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,但他准备现在就让晒盐在大唐出现。不过就是利用潮汐,不断圈围海水,通过阳光蒸发水分,最后留下结晶盐。

    他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,他是安东的‘土皇帝’,他要的就是生产,要的就是高效率的产出,他有自信‘失业’的几千煮盐‘大军’,能在安东有更好的生存机会。

    --------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