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们用星尘粉笔在虚拟海图上标注航线,与父亲用深海墨绘制的旧航线在赤道处交汇,形成带着星象坐标的“引”字。赵峰站在讲台上调试互动系统,新旧航线的夹角与屏幕上的星轨误差不过o5度:“你父亲当年在航校教案里写,‘最好的航线要像笔迹,既能循着星轨,也能开辟新路’。”他指着交汇点的星标,眉骨的疤痕在星光投影里泛着浅红,“这星标的位置,和1987年证据船的转向点完全一致,像他用星辰当了罗盘。” 云南的“笔迹航标学院”开学的消息传来时,母亲正在直播里挂上校徽。孩子们用航船零件与荧光材料制作的校徽,每个齿轮的齿距都对应着某段航海史,校徽中心的“航”字,由1987年那位匿名证人的笔迹片段组成,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,学院的教学楼与希望小学的航校形成“教”字,所有走廊的走向,恰好是父亲星图笔记里的猎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