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唐宪宗元和四年(公元809年)的成都,秋意刚染透锦江两岸的芦苇,有个消息在文人圈子里炸了锅:“长安来的元稹大人,要专程去见薛涛姑娘!” 那会儿的薛涛,已不是刚入乐籍时的青涩丫头了。四十出头的年纪,头挽成素雅的螺髻,穿件淡青的襦裙,不施粉黛却自带风韵——常年浸在诗里,又见过太多世面,让她身上既有女子的温婉,又有文人的通透。加上“女校书”的名号早就传开,蜀中的官员见她要客气三分,外地来的文人更是以能和她聊诗为荣,妥妥的“蜀中诗坛社交顶流”。 即便如此,听说元稹要见她,薛涛心里犯了点嘀咕。她听过元稹的名头:这小子比她小十一岁,却是长安城里红得紫的才子,写的“曾经沧海难为水”传遍天下,还跟白居易搭伙搞“新乐府运动”,脾气里带着点文人的傲气。“他会不会觉得,我...
从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人 走进唐诗宋词三种活动方式 走进唐诗宋词的宣传语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是什么 走进唐诗宋词品味经典文化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叫什么 走进唐诗宋词的标语 走进唐宋诗词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有哪些